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5年第4期

【工会先锋】守护若尔盖的“她力量”——记国网若尔盖县供电公司高原女子飞巡队

发布:2025/04/03 10:46  作者:张懿宁 本刊记者 黄世涛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5年4月  阅读量:

三月的若尔盖大草原,仍然裹挟着料峭寒意。霜雾还未消散,随着一声马达的轰鸣,无人机的银色轨迹越过飞舞的经幡腾空而起。国网若尔盖县供电公司高原女子飞巡队的飞手们正在使用御2无人机实施35千伏俄黑线精细化自主飞巡任务。

 

这支女子飞巡队由国网若尔盖县供电公司5名“00”后藏族姑娘组成,成立两年多以来,她们不断提升业务技能,推动了草原“电力动脉”的运维智能化发展进程,为高原电网安全运维贡献了巾帼之力。

 

重新定义女性力量

 

屏幕前,飞手白马机熟练地操控着设备。镜头扫过高压线,扫过铁塔上的螺栓、瓷瓶……这些平时肉眼很难看到的设备在无人机的巡视下展露无遗。“这次自主飞巡共拍摄了杆塔照片600余张,发现隐患2处。”任务很快结束,白马机如是汇总巡视的情况。

 

在若尔盖广袤的土地上,有草原也有森林,有山丘也有河流、湖泊。然而,这些在很多人眼中绝美的自然风光,却是电网运维的挑战。为了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电力工人要定期对线路进行巡视。而地形地貌的复杂多变以及极端气候频发,不仅提高了巡线难度,也增加了难以把控的风险。通过无人机巡线,巡线人员就不用跋山涉水、早出晚归。据介绍,飞巡队刚成立时采用的是无人机人控巡检,如今通过设备迭代和团队技术提升,以及完成了部分线路高精度点云数据采集,已开始采用智能化自主飞巡进行线路巡视。“相比人工巡检和无人机人控巡检,智能化的自主飞巡不仅准确性高、安全性强,而且还能发现一些常规巡视难以发现的问题,巡线的效率和质量大幅提升。”女子飞巡队成员更让措介绍,“过去,巡线人员巡视一条35千伏的线路差不多要4天时间,而我们飞巡队只需要小半天就能够完成。”

 

在国网若尔盖县供电公司工会主席抗州甲看来,公司成立女子飞巡队的意义并不仅仅提高了巡线效率,而是“某种意义上,开始改变高原女性电力人的角色”。

 

由于高海拔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在供电战线上女性员工通常负责管理、营销等办公室的工作,即使在生产一线也大多止于基层站所,而需要户外开展特别是工作强度较大的工作,则几乎由男性员工承担,这似乎已约定俗成。抗州甲介绍,近年来公司女员工数量逐渐增加,近三年公司新进员工中女性占了2/3。“如何重新定位女性员工的角色,更充分地发挥她们的作用,已经摆在面前了。”

 

这支女子飞巡队中,白马机和更让措来自运维专业,张英、泽茸措、益西卓玛则是营销人员。“过去要是说我们几个女生能够去巡线,肯定没有人相信。”白马机说。然而,随着无人机智能设备的到来,没人相信的事已成为现实。

 

image.png

高原女子飞巡队飞手在记录巡视情况

 

目前,公司8条35千伏线路,女子飞巡队已经承担了其中巡视难度最大的两条线路。借力智能,凸显了不一样的女性力量。

 

巾帼呵护草原生态

 

初春的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冰雪消融、草长莺飞。据不完全统计,湿地内仅鸟类就有17目45科23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6种,二级保护鸟类41种。近年来,国网阿坝供电公司结合地域、行业等特点,主动踏上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探索之旅,呵护若尔盖湿地生物多样性。该公司通过开展“生命鸟巢”公益品牌项目,成立了由电力、鸟类、林业等专家组成的“高原猎隼队”,通过分析鸟类的迁徙路线和生活规律,运用“疏堵结合”的方式,在适宜的杆塔点位上安装仿生人工鸟巢,引导鸟类住进“精装房。”

 

据统计,国网阿坝供电公司已在若尔盖湿地安装栖鸟平台32套,引鸟巢32个,人工鸟巢35个,动态旋转引鸟设备178组。

 

高原女子飞巡队也是国网阿坝供电公司“生命鸟巢”公益品牌项目的重要力量。抗州甲介绍,飞巡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借助无人机、望远镜等设备对鸟类提供常态化巡护。他们还通过与保护区专家交流、走访当地居民等方式了解情况,同时通过创新运用新型RIS相控阵无线通信技术,安装联网型智能装置,实现了监控画面视频图片的无网络实时回传。通过他们的记录、整理数据,为鸟类保护提供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

 

“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目前‘生命鸟巢’已成功吸引200只鸟儿入住,其中猎隼、大鵟等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产蛋41枚,全部孵化并长成幼鸟,孵化率达100%。”女子飞巡队成员益西卓玛高兴地介绍。

 

除了参与湿地生态保护,女子飞巡队还积极参与森林草原防火隐患排查工作。在国网若尔盖县供电公司的辖区内,共有844公里的输配电线路跨越林区,森林草原防火任务艰巨。女子飞巡队成立以来,飞手们用无人机对供电线路开展防山火隐患排查,不仅大幅降低了人力物力投入,也更有效地杜绝了山火隐患。

 

2024年11月底,女子飞巡队在对10千伏康美银青线开展防山火排查时,就发现线路通道存在隐患。飞巡队通过及时反馈情况,让隐患得到及时排查,灾害也被消灭在萌芽中。

 

高原智网建设尖兵

 

近年来,国网阿坝供电公司围绕建设现代一流高原公司和现代一流高原电网发展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国网公司“三化两制两军事”工作要求,大力提升设备运维智能化水平。国网若尔盖县供电公司以无人机智能巡检为载体,使用无人机公共管理平台,积极探索输配电线路“人工+无人机”差异化巡检工作新模式。

 

“高原女子飞巡队作为公司充分应用智能技术和设备的团队,在公司运维智能化发展中被寄予厚望。希望她们成为高原智能电网建设的一支尖兵。”若尔盖公司负责人邓怀祥表示。

 

据介绍,高原女子飞巡队配备了御2、精灵4 PRO V2.0、M300、M350等较先进的无人机飞巡设备,目前已完成35千伏巴若线40.585公里、俄康线42.1公里和俄黑线26.5公里线路的点位采集和复飞工作;首次自主开展35千伏唐曼线全线37公里、10千伏若班线主线25公里、求吉嫩哇支线10公里线路的仿线飞巡,已完成35千伏唐曼线数据杆塔标记处理。“现在,飞巡队已经初步具备自主飞巡能力,飞巡里程达到560公里,共拍摄照片15000余张。”通过对发现的问题予以及时处理,飞巡线路跳闸率呈下降趋势。(国网阿坝供电公司供图)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