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摘要] 推广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权抵押担保贷款,旨在激活农村要素资源,破解“三农”融资难题。针对具体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价值难以量化、处置难度大、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要强化党建引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强化政策支持,落实收益分配制度;健全评估体系,合理确定收益价值;创新信贷产品,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强化信用体系建设,提升农户诚信意识。从而推动金融创新,把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权抵押担保贷款打造成为助力“三农”发展的金融支撑点,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动力。
[关键词] 农村产权改革;集体收益分配权;抵押担保贷款
[作者单位] 乐至农商银行
推广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权抵押担保贷款是激活农村要素资源、破解“三农”融资难题的重要途径。乐至县作为全省10个试点县(区)之一,自2023年上半年启动试点工作以来,成立工作专班,强化政银联动,建立完善配套制度,聚焦集体经济关键环节深入调查研究,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于2023年11月成功发放四川省首笔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权抵押担保贷款,在探索农村产权改革,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拓宽农民融资渠道,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迈出了重要一步。但在具体试点实践中,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权抵押担保贷款普遍存在价值难以量化、处置难度大、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如何破解问题,探索有效路径,把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权抵押担保贷款打造成为助力“三农”发展的金融支撑点,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乐至农村产权基本情况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情况。近年来,乐至县在推进农村产权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建立较为完善的村级账务管理制度,农村集体“三资”、财务资金、财政性涉农资金管理、代理记账等均通过银村直连系统实行一体化监管,农村产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确权颁证工作有序推进。截至2024年末,全县共建立292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为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农村集体土地面积208.4万亩、农村集体资产154321.33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22765.07万元,非经营性资产131556.26万元)。
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2024年末,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2479.36万元,村集体平均收入42.74万元,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3451.93万元,较上年增长4.55%。村集体经济组织年纯收益(含组级集体收入)达10万元以上的村17个,占比5.82%;收益5万—10万元的村23个,占比7.88%;收益1万—5万元的村93个,占比31.85%;收益1万元以下的村159个,占比54.45%。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建设情况。全县逐步建立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在县级成立农村产权交易所、乡镇设立产权交易服务站、村级建立产权交易服务点,全县 21 个乡镇(街 道)、292个村(社区)均设立了农村产权交易服务机构,全面建成县、镇、村三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网络体系,畅通了农村产权流转渠道,确定资阳市农村产权交易所乐至交易中心为农村产权抵押登记部门。
面临的问题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足。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多数村民对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不强烈,村里绝大多数青年劳动力都在外务工,留守村民年龄老化。集体经济对种养业和承包租赁依赖度高,主导产业弱、产业发展单一,收入以政府补贴、种养销售、土地流转、租金收入等为主,经营性收入不足30%,还有部分属于空壳村且大多没有分红,有的甚至入不敷出,仅靠国家的补助资金发展,无充足的第一还款来源。大多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当中符合贷款对象十分有限,难以仅靠集体收益分配权满足农民融资需求问题,且无项目投入、无资金需求。
集体收益分配权价值难以量化。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权抵押担保贷款是指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所享有的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作抵押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集体收益分配权是按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成员持有集体资产份额,享有预期、未来收益的分配权。目前,该收益分配权价值还在探索阶段,尚未建立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权抵押贷款价值评估体系,内部评估、外部评估标准未明确,难以通过市场交易来评估其价值,难以量化的收益分配权价值,不利于银行产品创新、贷款额度、担保率等确定。
集体收益分配权处置难度大。目前,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权抵押担保的支持力度不足,在探索贷款担保中缺乏明确的依据和指导。集体经济资产主要是土地使用权、办公用房、办公设备、乡村公路、农机具、种养等,按照《四川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明确农村集体资产股份(份额)不得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外的人员转让。在推行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权抵押试点过程中,未建立探索集体经济组织或其成员集体收益分配权申请抵押贷款的贷后管理、抵押物处置的具体路径方法,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成员贷款到期后,农村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抵押变现能力差,不能如其他普通资产抵押一样到期可以实现抵押权自由变现,仅能在本集体成员之间,不利于债权人权益保护。
未建立有效的风险缓释及补偿机制。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成员大多经营的种植业和养殖业,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如果出现天灾、人祸、管理不善、市场变化等情况,都会影响到经济组织的收入,可能面临严重的经济损失,直接影响贷款本息的偿还。目前,未建立健全农村集体收益分配风险缓释及补偿机制,缺少融资担保、风险分担、财政贴息等政策支持。由于缺乏有效的风险机制,金融机构往往承担全部的风险损失,影响金融机构扩面推广的积极性。
推广路径思考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乡村全面振兴的质量,关系着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农村产权改革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推广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权抵押担保贷款不仅有助于激活农村资产、缓解融资难题、深化农村产权改革、推动金融创新,更是引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
强化党建引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要依托各级部门出台的配套支持政策,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通过党建引领和能人带动,创新推广“党支部+集体经济+农户”“创业带头人+集体经济+农户”模式,积极拓宽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不断完善集体经济经营、运行、收益、分配等机制,突出产业规划引领,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推动集体经济与村级各项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引导社会资本助力发展,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强化政策支持,落实收益分配制度。地方政府应结合实际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权的法律地位,赋予其抵押、转让、处置等权能,制定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权抵押担保贷款具体操作办法,明确贷款对象、准入条件、额度、期限、利率等要素,明确抵押登记、价值评估、风险处置等流程,引领操作规范,确保合法性和合规性;建立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推动集体收益分配权市场化交易,增强资产流动性,确保抵押资产的可变现能力;建立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建立政银分险分担机制,为收益分配权贷款增信分险,提升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强化部门联动,建立定期调度会商机制,聚焦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等及时调整工作措施,满足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多样化、个性化金融需求。
健全评估体系,合理确定收益价值。探索建立完善金融机构内部评估、外部机构评估相结合的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权价值评估体系,合理确定收益价值,为确定抵押担保额度提供支撑,切实打通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权抵押担保贷款的关键环节。一方面,金融机构要不断强化内部制度建设,制定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权的差异化评估标准,强化专业人才培养,积极探索收益法、市场法等多种评估方式,定期对集体资产和收集分配权进行评估,确保分配权估值合理、透明;另一方面,要不断培育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通过专业机构对集体收益进行评估,提升评估结果的公允性、客观性、准确性,增强评估公信力,确保资产保值增值,为金融机构融资提供可靠依据。
强化政策支持,建立风险分担机制。搭建“政府+银行+担保+保险”协作平台,落实担保增信措施,推动建立风险补偿基金,降低信用风险。一是突出财金互动,撬动资金形成放大效应。统筹整合现有乡村振兴风险基金、地方财政专项切块资金,建立完善融资分险模式,设立分险基金,按照1∶10放大倍数为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提供信贷支持。二是强化贴息奖补、减费让利等政策工具使用,提高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融资获得性的同时,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突出银保联动,推动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农业保险等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鼓励村集体及种植户积极参与农业保险,降低种植业的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降低产业风险和融资风险。四是强化政策激励,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对参与的农村集体收益分类权抵押担保的金融机构提供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
创新信贷产品,优化贷款审批流程。金融机构要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强“知农、懂农、爱农”人才队伍培养,掌握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方向,根据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有针对性设计不同期限、利率和还款方式的贷款产品,创新“乡村振兴贷+收益分配权”“小额农贷+收益分配”等新型融资担保模式,不断加大对集体经济支持力度,切实助力乡村振兴;要建立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降低贷款门槛,扩大授信覆盖面,为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强化信用体系建设,提升农户诚信意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撑。要紧紧围绕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推动建立多方合作长效机制,实现与地方乡村振兴战略、经济金融政策的有机衔接,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农村信用体系,积极向社会公众普及征信知识,加快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建设,有效提高农村地区各类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持。政府部门要持续关注辖内农户及农业经营主体信用情况,做好信息共享,如发现借款人明显违约、偿债能力减弱、逃废债务等情况,及时与金融机构互通信息,积极协助贷款清收。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