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摘要] 欠发达地区因其“城乡失衡、未富先老”的人口结构特征,养老金融服务需求从“基础服务”向“多元保障”升级。当前,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养老产业仍面临融资渠道单一、产品供给不足及服务适老性有待提升等现实问题,要通过强化政策协同、鼓励金融产品创新,深化普惠金融服务,构建多层次、差异化的养老金融支持体系,提升养老金融服务可得性。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养老金融;叙永县
[作者单位] 四川叙永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叙永县作为川南山区县,其“城乡失衡、未富先老”的人口结构特征极具代表性。数据显示,目前全县常住人口55.29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1.47万人(占比20.76%),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8.81万人(占比15.94%)。从人口分布看,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92万人,占全县老年人口总量的69%,且80%以上居住在山区;城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55万人,集中在县城及重点乡镇,呈现出明显的城乡分布不均衡态势。从发展趋势看,受人口自然增长、青壮年外流等因素影响,叙永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预计2030年总量将突破13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升至23%以上,老龄化压力将进一步向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设施、医疗保障体系传导,对金融支持的需求将从“基础服务”向“多元保障”升级。
叙永县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叙永县近年持续加大养老服务设施投入,积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1+2+6+N”养老服务网络架构。该体系以1个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为中枢,统筹协调全县养老资源;以2个功能中心为特色,6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支撑,重点补齐服务功能短板;以N个社区互助养老站点为基础,推动服务下沉、资源优化。通过改造利用闲置敬老院等方式,拓展城乡互助养老点与老年活动中心,基本建成层级合理、城乡覆盖、功能互补、可持续运行的养老服务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养老机构32家。
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协调发展。居家养老仍是主流选择,占比约85%。为强化居家养老支持,叙永县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按片区包保方式定期走访1.4万名困难老人,动态掌握其生活与照护需求。同时,累计完成108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上门护理、康复训练、助餐助浴等专业化服务,提升居家养老品质。
社区养老发展迅速,依托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广泛开展舞蹈、书画等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部分社区积极引入专业养老机构合作,提升服务能力。例如,鱼凫社区与百善苑养老院合作,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短期托养、康复护理等服务,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机构养老作为重要补充,公办机构主要承担托底保障职能,面向特困人员及经济困难失能老人提供集中照护。如县失能照护中心引入专业团队运营,配备护理型床位与专职护理人员,目前已集中收住83名失能特困老人和15名经济困难失能老人。民办机构则面向中高端需求,提供酒店式服务、文化娱乐等多样化选择,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实践举措与成效
叙永县金融机构聚焦“设施建设、适老服务、风险保障”三大方向,积极探索符合山区县域特点的养老金融服务模式。目前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在多个领域形成初步成果,为缓解“未富先老”压力提供了有益经验。
优化适老化支付服务,构建“暖心服务圈”。以叙永农商银行为主力,系统推进网点适老化改造与服务升级。一是成功打造“四川省老年人支付服务示范型网点”(富丽支行),配备无障碍通道、爱心座椅、老花镜、应急药箱等设施,设立“老年客户绿色通道”,将业务平均办理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二是优化数字服务体验,上线大字版手机银行,集成指纹签名、语音提示等功能,有效缓解老年人“看不清、操作难”问题。三是开展上门服务,组建26支“金融助老服务队”,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银行卡开户、密码重置等上门办理服务。2023—2025年累计服务超百人次,服务满意度达100%。
加强养老设施信贷支持,撬动“项目建设力”。积极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重点支持区域性养老中心建设,如为分水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提供2000万元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助力新建3栋居住楼及配套设施,新增床位300张,服务覆盖县城及周边多个乡镇。二是助力民办机构升级,如向惠恩堂康养中心投放1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用于购置康复设备、改善居住环境,有效提升入住率。截至6月,叙永农商银行已为7511户老年客群提供贷款支持,总金额达6.33亿元。
开展普惠金融宣传,筑牢“防骗安全线”。针对老年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较弱的特点,多措并举开展宣传教育。一是由农商行叙永县支行牵头开展“敬老助老温暖相伴”系列活动,在养老机构、社区广场举办金融微讲堂18场,通过案例讲解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风险,覆盖2300余人次。二是社保部门联合保险机构推进“养老保险进万家”活动,举办专题讲座10场,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引导210名群众主动参保。三是在银行网点设立“老年金融咨询岗”,年均为6000余人次老年客户提供社保卡使用、残币兑换、养老金提取等一对一咨询服务。
探索风险保障机制,试点“养老机构责任险”。在风险保障方面,叙永县启动养老机构责任险试点。县民政局依据相关政策,计划为首批465名集中供养人员统一投保,年度预算8万元,初步建立机构运营风险分散机制。然而,试点也反映出保障体系仍存短板:一是覆盖面较窄,参保主体以公办机构为主,民办机构参保意愿较低;二是养老类保险产品供给不足,健康险、意外险等产品选择有限,多层次风险保障网络尚未形成。
面临的挑战
尽管叙永县在养老金融服务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但从产业发展的宏观视角审视,金融资源持续、大规模投入仍面临以下核心挑战。
产业盈利难题:投资回报率偏低,信贷风险较高。养老产业普遍具有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利润率低的特征,叙永县的实践表明,这导致了当地金融机构放贷意愿不足。一方面,养老服务设施在场地、建设、设备等方面需巨额固定资产投入,且建设周期长;另一方面,运营成本持续高企,而服务收费受公共福利属性制约,提升空间有限。此种低回报模式导致金融机构面临长期资金占用风险,贷款收益难以完全覆盖资金成本与管理风险。若项目因入住率不足等原因导致经营不善,企业偿债能力将迅速恶化,极易推高银行不良贷款率,从而削弱其持续支持的积极性。
市场波动风险:经营稳定性弱,抗风险能力不足。养老机构的运营稳定性易受外部因素冲击。在叙永县,机构入驻率与当地居民可支配收入、传统养老观念紧密相关。经济下行压力下,家庭支付能力下降可能促使更多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导致机构客源减少。同时,国家养老政策的导向调整,如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的支持力度,也可能分流机构养老需求,进一步加剧其经营波动性,影响长期偿债能力。
资产处置困境:抵押物专用性强,风险缓释困难。养老产业的固定资产(如定制化设施、适老化设备)专用性极强,流动性差。一旦贷款发生违约,金融机构难以通过处置抵押资产快速收回资金,风险缓释手段严重不足。该问题致使银行在审批养老项目贷款时趋于保守,往往严格限制贷款额度、缩短贷款期限,甚至要求追加额外担保,从而抬高了产业的融资门槛。
信贷服务短板:产品与产业周期错配,创新滞后。以叙永农商银行为例,当前该行缺乏针对养老产业特点的专属信贷产品。现有贷款多以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为主,与养老项目中长期、稳定的资金需求严重不匹配。截至6月末,叙永农商银行养老产业贷款余额为2100万元,虽较年初有所增长,但整体规模仍显不足,反映出金融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金融供给单一:产品体系不健全,保障功能欠缺。县域养老金融服务仍以基础支付结算为主,针对老年群体和养老需求的多元化金融产品明显不足。一方面,专属理财、养老目标储蓄、长期护理保险等产品稀缺;另一方面,养老保险体系主要依赖基本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滞后,难以有效满足居民多层次、个性化的养老财富储备与风险保障需求。
对策建议
构建多层次、差异化的养老金融支持体系。建议由地方政府牵头,联合金融监管部门,构建覆盖养老产业全周期的多元化融资支持体系。鼓励县内金融机构设立养老产业信贷专项额度,并开发符合其现金流特点的长期限、分期还款信贷产品。同时,积极创新担保方式,探索以养老机构应收账款质押、收费权质押以及政府购买服务合同预期收益质押等模式,有效破解轻资产运营主体融资难题。
强化政策协同与风险共担机制。一是建立县域养老产业信息共享平台,整合机构运营、补贴发放、信用记录等数据,降低银企信息不对称。二是设立政府引导的养老产业投资基金,以市场化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三是建立信贷风险分担机制,由财政出资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对符合条件的养老产业贷款损失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偿,提升金融机构放贷意愿。
深化普惠金融服务,提升养老金融服务可得性。持续推动金融服务适老化改造。全面推广示范网点经验,优化网点布局与助老设施配置。巩固“线上+线下”服务模式,保留并完善传统服务渠道,同时优化手机银行老年版功能。支持在城乡社区普遍设立“金融助老服务点”,将基础金融服务延伸至老年人身边,重点打通农村地区服务“最后一公里”。
鼓励养老金融产品创新,丰富市场供给。引导金融机构针对老年群体生命周期需求,开发专属金融产品。支持银行推出安全稳健、期限灵活的养老储蓄存款,鼓励保险机构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及机构责任险等产品。积极探索“金融产品+养老服务”融合模式,并积极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县域落地,拓宽居民养老储备渠道。
加强金融教育宣传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建立常态化金融知识普及机制,依托成功案例经验,开发通俗易懂的宣教材料,重点涵盖养老理财、反诈防骗、数字支付等内容。设立老年人金融消费维权绿色通道,优先处理相关投诉。加强跨部门协作,联合公安、社区等开展防范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金融违法犯罪,切实维护老年群体合法权益。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