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5年第8期

【谈发展】从“千亿县” 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成功经验

发布:2025/08/04 17:03  作者:杨文学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5年8月  阅读量: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2024年,我国新增3个“千亿县”,“千亿县”总数达到62个。“千亿县”以全国1.3%的陆地总面积,贡献了全国7.8%的GDP。“千亿县”作为县域经济的领头羊,数量和经济总量持续壮大,有力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巩固和增强。

2024年62个“千亿县”GDP排名  (数据来源:根据2024年相关县域统计公报整理).jpg

2024年62个“千亿县”GDP排名  (数据来源:根据2024年相关县域统计公报整理)

62个“千亿县”GDP占全国7.8%

县域经济“压舱石”更厚

截至2024年,“千亿县”总数达到62个,GDP总量达到10.5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到7.8%,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昆山市、江阴市GDP均超过5000亿元,张家港市、晋江市、常熟市GDP均超过3000亿元,GDP超2000亿元县(市)达到10个。2007年全国一次诞生3个“千亿县”,2022年新增“千亿县”10个,2023年新增5个,2024年新增3个,数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从经济增速来看,2024年,62个“千亿县”中45个(超七成)名义增速超全国同期,其中12县(市)名义增速超10%,2023年为6县(市)。

义乌市持续GDP增速位列第一。2023年,义乌市GDP同比增量220.1亿元、名义增速12%,均位列“千亿县”第一位。2024年,义乌市GDP同比增量447.9亿元、名义增速21.8%,均位列“千亿县”第一位。义乌市加快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2024年完成出口5889亿元,同比增长17.7%,出口额超全国23个省(区)。

2024年,新沂市GDP同比增量121.4亿元,名义增速13.4%,首次进入“千亿县”序列。全年工业产值和服务业销售额均超千亿元,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1家,完成进出口总额超百亿元。

7个“超强县”强担当

县域经济“成色”更好

昆山市、江阴市、晋江市、慈溪市、长沙县、义乌市、张家港市等7个“超强县”,在经济总量、人口基数、财政收入、人均收入等在县域中比较优势突出,关键性指标达到或接近中等地级市、部分省会(首府)城市水平,具有较高的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

“超强县”综合实力巩固提升。2024年,7个“超强县”GDP达2.5万亿元,同比增长6.7%。7个“超强县”常住人口超1200万人,规上工业企业数超1.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数超9000家。

昆山市、江阴市“双子星”GDP超过一批大城市。2024年,昆山市、江阴市GDP均超5000亿元,超过乌鲁木齐、兰州、呼和浩特等7个省会(首府)城市,同时超过芜湖、赣州、遵义、淄博、岳阳、南阳、沧州、邯郸、常德、菏泽、宿迁、衡阳、珠海等地级市,接近太原、南宁等省会(首府)城市。

昆山市关键指标继续领先全国县域。2024年,昆山市GDP达到5380.2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1.2万亿元,增长7.6%;进出口总额超8000亿元,占江苏省外贸总值的14.5%。其中,出口额达到5369.2亿元。全年户籍人口净迁入3.3万人,推进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成效显著。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300家,产业科创动能更加强劲。

江阴市GDP跨越新门槛。2024年,江阴市GDP达到5126.1亿元,跨越5000亿元门槛;规上工业产值达到7500亿元。推进完成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诊断全覆盖,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扎实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行动,稳住经济大盘。

中西部第一县发展亮点频现。2024年,长沙县完成GDP 2266.4亿元,继续领先中西部各县(市、旗)。长沙县践行“大县挑大梁、强县强担当”使命,积极拓展工程机械海外市场,推进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湖南首家虚拟电厂、首个“园网共建”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在长沙县投入运营。

“千亿县”蓄势跨越

县域经济“底盘”更稳

2024年,GDP超900亿元的准“千亿县”达到21个。宜都、安溪、宝应、临海等县(市)GDP即将跨越千亿元。象山、博罗、黄骅等县(市)GDP同比增长超过百亿元,灵武、肥城等5县(市)GDP同比增速超10%。其中,象山县2024年GDP名义增速达到20.9%。

“千亿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筑牢绿色生态发展根基,挖掘区域特色资源,加快形成品牌效应,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诸城汽车高端制造、大冶智能装备、宜都绿色化等加快向新兴业态跃升,嘉善数字经济、肥东新能源电池等特色产业持续推进创新。招远推动黄金全产业全链条发展,汉川加快纺织智能化转型,安溪实施茶产业数字化改造,一批准“千亿县”加快重塑竞争优势。黄骅发展海上风电装备,灵武因地制宜发展绿氢产业,长兴前瞻布局储能产业链,准“千亿县”纷纷抢占产业新赛道。

“千亿县”成功经验:

关键要走好“四步棋”

“千亿县”发展经验显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需以现代产业体系为根基、数字经济为引擎、绿色低碳为底色、开放合作为纽带,因地制宜走好链群升级、数智赋能、生态重构、全球链接四步棋,实现更高质量的跨越提升。

一是下好现代产业体系先手棋。推动传统产业“发新芽”,新兴产业“生强枝”,形成链群升级态势。支持纺织、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布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氢能等未来产业。二是下好数字经济赋能连环棋。平台构建与场景应用双轮驱动,深化“智改数转网联”行动,推广工业互联网平台。三是下好绿色低碳发展妙手棋。绿色转型与循环经济协同发力,建设绿色工厂、零碳园区,打造低碳产业载体。四是下好高水平对外开放长线棋。对接“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等,区域协同与全球链接双向突破,面向更大市场。杨文学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方略县域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