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摘要] 金融创新是推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五象新区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新区战略定位的持续提升,金融创新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基于区位优势与战略机遇,五象新区着力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通过创新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数字金融生态圈、完善科技金融配套服务,推动金融创新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助推五象新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区域竞争力。
[关键词] 金融创新;五象新区;跨境金融
[作者单位] 南宁五象新区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金融创新日益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南宁五象新区作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门户,承担着建设中国—东盟金融开放创新试验区的重要使命。区域金融创新不仅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更能通过制度创新与模式创新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在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深入研究金融创新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对于探索区域发展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五象新区金融创新的战略布局
金融创新是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五象新区作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门户,正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
区域发展引入金融创新的关键诉求。五象新区肩负着深化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重要使命,推动金融创新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成为五象新区的时代命题。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传统金融服务模式难以满足跨境贸易发展需求,急需通过金融创新破解资金融通瓶颈,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在“一带一路”建设引领下,五象新区积极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构建跨境金融创新高地,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场景。同时,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金融服务提出更高要求,而金融创新将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金融创新的制度基础与政策环境。五象新区通过系统性制度创新为金融创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构建了多层次的政策支持体系。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强劲有力,2024年新增41项创新成果,在全国同批次19个自贸片区中创新指数排名第四。金融管理部门相继出台支持政策,积极推进跨境资金流动便利化试点,完善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协同发展区设立后,重点推动“两港一区”与自贸试验区融合发展,打造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与创新引领为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中国—东盟金融城建设步伐加快,金融机构集聚效应显著增强,已形成涵盖银行—保险—证券等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政策环境持续优化激发了金融机构创新活力,推动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不断深化,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五象新区金融创新举措
五象新区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实践探索,通过构建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完善科技金融配套服务、优化金融组织体系等措施,推动建设中国—东盟金融城,在金融开放创新浪潮中,已形成涵盖跨境支付、科技金融及数字金融等多元化发展格局,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动能,加速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创新高地。
跨境金融服务不断升级。五象新区深化跨境金融创新实践成效显著,依托中国—东盟跨境贸易金融互联互通平台实现了跨境电商银行直接结算业务突破。通过订单、物流单、清单“三单智能核验”系统建设,平台实现了跨境资金流与货物流的数字化穿透式监管,大幅提升了结算效率。在跨境支付领域,广西首家本地法人支付机构——中通支付成功落地跨境支付业务,与桂林银行共建全国越南盾现钞调运中心,调运量约占全区90%。2024年,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跨境人民币结算超209亿元,同比增长超82%,跨境贸易结算功能不断增强。中越直汇路径打通后,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中越金融机构数据互信与高效协作,部分订单处理周期缩短30%,显著降低了企业跨境结算成本。同时,面向东盟的跨境金融服务创新不断深化,五象新区作为全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2024年推动全区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增幅超200%,对东盟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实现翻番,跨境电商企业已超600家,形成了完整的跨境电商生态体系。
科技金融服务成效明显。五象新区推进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了多层次科技创新支持机制。金融机构积极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特色服务。广西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充分发挥政策性担保机构作用,累计支持中小企业担保贷款超21亿元,其中科创型企业占比达60%。该公司目前在保余额17.87亿元,其中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135户、高新技术企业105户、瞪羚企业27户、专精特新企业38户。在科技企业培育方面,区内已集聚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预计达430家,专精特新企业38户。加强产融对接,建设广西桂电技术服务中心与东盟绿色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发展。在产业创新领域内,瑞声科技南宁产业园项目全年产值突破百亿元,实现了新区在百亿工业企业上零的突破,标志着科技金融助力高科技企业发展取得重大成效。同时,中国—东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落地运营,广西首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投入运行,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金融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五象新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中国—东盟金融城已发展成为区域金融创新核心载体。截至2024年7月底,金融城入驻金融机构超550家,连续4年新增金融机构超百家。金融机构结构日益完善,已落地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省级以上分支机构超35家,集聚基金超200只。在创新引领带动下,区内金融业态不断丰富,跨境支付机构达12家,形成了涵盖通关—物流—支付的全产业链闭环。同时服务效能持续提升,金融机构针对跨境贸易特点开发专属金融产品,累计服务企业超470家,带动服务企业进出口额超3.3亿元。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日均处理业务量超13.1万笔,太平东盟保险服务中心已为境外重大项目提供超500亿元的风险保障,中国—东盟跨境征信服务平台支持全球230多个国家超2亿家企业信用报告在线查询,累计申请查询次数超1亿次。
金融创新助推区域发展成效
五象新区通过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开放合作水平,金融创新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助推经济社会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加速竞跑。
支撑产业优化升级。金融创新有力支撑了五象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质效。通过金融创新,五象新区支持培育了一批产业领军企业。2024年,广西北部湾银行累计投放贷款585.93亿元,通过“桂惠贷”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3661万元,有效降低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目前,五象新区已培育发展规上数字经济企业130家,核心产值规模超640亿元,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此外,金融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产业金融深度融合效应显现,科技创新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如某研究所获得200万元担保贷款支持后,仅10个月便实现盈利超过200万元,并可获得1000万元第二批担保融资支持。各类金融机构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创新金融产品,北部湾银行支持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企业授信超400家,其中支持制造业合作企业32家,有力支撑区域先进制造业发展。
促进开放合作水平显著提高。金融创新显著提高了五象新区对外开放水平。通过中国—东盟跨境贸易金融互联互通平台,实现跨境资金流动便利化,越南消费者货款可通过直汇通道实现实时到账,结算效率提升80%以上。2024年,五象新区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增幅超200%,对东盟跨境电商交易规模翻番,跨境电商企业已超600家,成为面向东盟金融开放创新的重要枢纽,跨境金融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同时,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中越金融机构数据互信与高效协作,打造面向东盟的“数字关银”标准体系,为RCEP框架下跨境数字贸易规则制定提供实践样本,中国—东盟跨境征信服务平台已成为区域跨境金融合作的重要支撑平台。
推动区域实力快速提升。区域金融资源的加速集聚,为五象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在创新金融的支持下,五象新区综合实力快速提升。2024年,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协同发展区主攻产业总产值超497亿元,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项目投资完成额超57亿元,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完成超130亿元。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动能持续增强,2024年,五象新区新增制度创新成果41项,“综合保税区出口跨境电商商品海关监管与铁路安检平行作业改革模式”获海关总署创新举措备案,“会展+商务”助力企业出海东盟入选中国自贸试验区十佳案例,制度创新指数在同批次19个自贸片区中排名第四,彰显了金融创新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
综上所述,五象新区通过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深化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完善金融组织体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东盟金融城已成为区域金融创新高地,金融机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未来,五象新区将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创新,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区域金融中心,推动区域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为南宁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撑。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