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5年第8期

【县域金融】问题导向 泸州银行让企业融资不再难

发布:2025/08/05 14:41  作者:本刊记者 陈天航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5年8月  阅读量:

今年以来,泸州银行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打破常规,聚焦实质,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切实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全力解决企业融资难点堵点,打通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穿透式风控”破局

泸州榕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收购高宏玻璃资产后,面临资产未完成过户、原实控人涉诉等历史遗留问题,导致该公司银行融资面临困境,其新生产线设备已就位,却因原材料资金“断流”而陷入沉寂。

面对这一“非标”融资场景,泸州银行没有简单止步于表面风险,而是将风控焦点转向企业经营的实质内核,一方面通过收集股权交易协议、法院文书,证实榕城玻璃与高宏玻璃原债务无关联,债务切割清晰有效,为企业“正名”。另一方面通过多次实地核查企业运营情况,基于第一手观察和数据,确认企业连续8年稳健经营、收入稳步增长的坚实基本面和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重点考察企业管理团队10年以上的行业深耕经验,以及其在成本控制、发展规划等方面展现出的专业素养,泸州银行洞察到这支稳定、专业的团队是企业持续创造价值、具有偿债能力的最可靠保障。穿透式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后,泸州银行果断决策,仅用3天时间就为榕城玻璃发放300万元信用贷款,有效纾解了企业阶段性资金压力,助力其新生产线投产,预计年增产2000万元。

泸州银行创新信贷模式助力非遗白酒企业.jpg

泸州银行创新信贷模式助力非遗白酒企业

非遗酒企解锁“信用密码”

白酒行业的深厚文化遗产,正被赋予新的金融价值。泸州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其厂区内有200口窖龄超30年的老窖池。2023年,其白酒传统酿造技艺入选泸县非遗名录;2024年,其窖池又获评为“四川浓香型白酒名优老窖池”。然而,由于厂房、土地仍登记在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的原酒坊名下,近期企业面临无抵押资产却需持续投入保订单的困境。

泸州银行将该企业所获得的非遗技艺和名优窖池认证作为授信准入依据之一,在同步核实企业下游订单真实性、稳定性,以及与原酒坊资产处置的衔接方案后,向企业发放300万元信用贷款,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和订单准时履约。

这一创新模式的成功实践迅速惠及同类企业。泸州另一家酿酒有限公司的白酒传统酿造技艺于2022年入选泸县非遗名录,其窖池同样在2024年获评为“四川浓香型白酒名优老窖池”。泸州银行迅速为企业提供了300万元信用贷款,使其顺利完成原材料购入和订单交付。

“政银协同”助企稳岗促就业

盛夏时节,在川南经济腹地,一场金融活水精准灌溉的助企行动正悄然展开。泸州银行通过深化银政企协同、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借力贴息政策等方式,向3家重点企业迅速发放13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为稳岗扩就业注入强劲动能。

其中,泸州某新材料生产公司扎根泸县逾20年,是国内无碱玻璃球行业的质量标杆。公司近年来持续投入技术升级,引进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实现产品迭代。然而,原材料与能源成本过高,让这家曾年产值达1.6亿元的企业面临严峻的资金压力考验。

“泸州银行提供的4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资金确保了生产线的持续运转,让我们能专注技术升级,更重要的是保住了公司100多名员工的饭碗。”企业负责人感慨道。

“政银协同”为稳岗扩就业注入强劲动能.jpg

“政银协同”为稳岗扩就业注入强劲动能

“信”固“信” 竹产业蓬勃发展

2022年合江县竹业产业园区获评国家级示范园区以来,泸州银行通过建立与园区管委会、竹木加工企业及竹林种植基地的三方沟通机制,形成了涵盖资金结算、融资服务、金融咨询的全方位合作体系。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为60余户产业链企业提供专业金融服务,投放贷款近4000万元,间接带动上千户农户增收。

在众多受益企业中,位于合江县荔江镇的某竹木公司颇具代表性。作为县域竹木原料收购龙头企业,该公司每年向800余户农户采购原料,并为多家造纸龙头企业稳定供货。然而,受行业特性影响,企业面临原料收购、加工运输、销售回款等环节的资金占用压力,加之近期需提前储备原材料,流动资金出现短缺。

“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既要支付上游供应商货款,又要兑付农户原料款,但因为缺乏足值抵押物,找了几家银行都没有成功。”企业负责人回忆道。了解这一情况后,泸州银行迅速启动绿色通道,仅用5个工作日即完成339万元信用贷款的调查审批及发放全流程,及时化解了企业的违约风险。

目前,泸州银行已形成“园区对接+产业链服务+农户联动”的特色服务模式。通过定期走访等形式,持续为竹产业客户提供定制化金融解决方案。(泸州银行供图)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