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陆海联运枢纽 国际化青白江
成都市青白江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成都国际铁路港集装箱中心站
成都市青白江区位于成都市东北部,国土面积378.94平方公里,是成都“11+2”中心城区之一,辖7个镇(街道)、83个村(社区),总人口60万。青白江区,因江得名,因厂而生,因港而兴。作为国家“一五计划”规划建设的西南首个工业区,先后布局了川化、攀成钢等一批国家骨干工业企业,自建区之始青白江区即被赋予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
近年来,作为中欧班列(成都)首发地,青白江区陆续获批了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青白江铁路港片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等国家级重大政策平台,正加快申报成都国际铁路港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积极推动金青新大港区建设。2019年,青白江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5.89亿元,同比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61.8亿元,同比增长1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86亿元,同比增长1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15%;进出口总额121.4亿元,同比增长3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648元,同比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04元,同比增长9.4%;21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成都市中心城区前列,连续8年获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蝉联“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荣获“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区”。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 白桂斌 摄
聚能提升枢纽层级,持续推动开放合作
积极拓展国际通道,着力铁路枢纽建设,加快构建以成都为枢纽的“亚蓉欧”通道,延伸境外城市26个,全年开行国际班列3186列,综合重载率达92.9%,其中中欧班列开行1551列,综合重载率达86.4%。提档升级口岸平台,验收通过粮食口岸,挂牌成立国际木材集散中心,对外发布木材、五金机电价格指数;率先开行二手车出口专列和首列奥迪整车进口专列;加快建设铁路智慧无人港、多式联运中心。2019年实现集装箱吞吐量80.49万标箱,同比增长10.8%;成功获批成都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实现监管货值126.03亿元,同比增长142%,位居全国第四、西部第一。全面构建开放格局,编制完成金青新“一带一路”大港区一体化规划,打造带动成都城市北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金青新大港区”。持续扩大“进出口结算在港区、生产基地在市州”合作模式,与12个市(州)共建“亚蓉欧班列”基地,与近100个县(市、区)推进产业合作。加快推进国际贸易产业园建设,累计签约引进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家馆项目11个。举办中德(成都青白江)物流论坛、“蓉欧+”全球合作伙伴大会等国际交流活动58场,各类投资推介活动35场。
青白江欧洲产业城标准化厂房
深入践行功能区理念,大力实施产业强基
科学谋划产业发展,坚持“开放引领、错位协同”,科学布局青白江国际铁路港、青白江欧洲产业城、青白江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三个产业功能区,编制完成各产业功能区总体规划,优化调整高品质科创空间,依托比较优势确立产业主导方向,精准制定主导产业“两图一表”。奋力抢抓招商引资,围绕吸纳功能性、支撑性、引领性强的重大项目,聚焦现代物流、国际贸易、先进材料、智能制造、保税加工等主导产业,瞄准高能级500强企业以及细分行业领军企业精准发力,先后赴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重点地区拜访远洋资本、KOC集团、康佳集团、满帮集团、苏宁控股集团等企业418家,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20个,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落地20个,实际到位内资295.56亿元。统筹推进项目建设,着力发挥项目在经济工作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2019年,国际铁路港实施苏宁、菜鸟等“四个一批”项目56个,年度总投资95亿元,4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有序推进。欧洲产业城实施巨石、天马等“四个一批”项目30个,年度总投资75亿元。24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交付使用,12公里园区道路建成通车,天然气门站等4个公建配套项目建成投用。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实施东承住化、上海展志等“四个一批”项目43个,年度总投资50亿元,完成4条骨干道路建设,盘活闲置厂房25万平方米。
自贸试验区物流大厦和青白江海关
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集中16个部门的998项行政权力,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系统谋划出台并组织实施“1+10+N”的政策服务体系,25个重点领域改革案例上报国家部委。打造“青”松办品牌,企业开办普遍实现“2小时领照、4小时营业”,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区审批服务事项向政务大厅集中度达96%以上,涉企审批网上可办率达100%,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总时间率先实现从200多个工作日压缩至60个工作日。改革激发自贸区活力,自贸试验区全年形成改革创新案例30项,大力推动523项涉企许可“证照分离”全覆盖试点,在自贸区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审批服务事项500余项,涉企事项实行“一窗进出、一站办结”。集拼集运模式经验被国务院印发向全国复制推广,多式联运“一单制”作为全省唯一经济领域案例入选中组部案例。全国首创“一单到底、两段结算”运费税收征管改革,实现国内段运费不纳入完税价格。成都-波兰罗兹线路纳入“安智贸”试点。成功争取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批准在自贸区设立商标受理窗口。工商银行“中欧e单通”在自贸区铁路港片区正式启用,成为全国首个基于多式联运“一单制”的跨境区块链平台。改革助推重点领域突破,全面完成机构改革任务,优化设置全区37个党政机构,组建区国贸和物流局等3个特色机构。全面完成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全区乡镇(街道)由11个调整为7个。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权分置”,全区耕地规模经营面积21.87万亩,实现耕地规模经营率达75.79%。国资国企管理改革加速实施,推动区属国有公司参与产业功能区综合运营,提升产业功能区运营融资能力和自身造血能力。
至2019年中欧班列(成都)开行六周年
着力夯实生态本底,加快建设公园城市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严格按照“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持续开展“回头看”,确保中央环保督察整改问题不反弹。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和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程,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全面夯实生态环境本底。深入实施全域增绿增景,建成开放“大时代1956”长流河公园一期,开工建设东山公园、东湖公园,建成绿道72.5公里,新建小游园、微绿地8个,完成“两拆一增”项目32个,新增绿地121.6公顷。加快建设龙泉山森林公园,持续推进 “减人减房”,大力提升旅游环线、森林绿道等基础设施配套,深入实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增绿增景6100亩。
精准对焦人本需求,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不断夯实社会保障本底,大力强化人才扶持力度,加快推动人才公寓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就业扶持,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324人以上;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分别达95%、98%以上。持续繁荣发展社会事业,深入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全年新增学位1620个;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大力实施区人民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创建,加快推动华西第二医院青白江妇女儿童医院项目;繁荣发展文体事业,成功举办跑酷世界杯等国际级、国家级文体赛事活动15场,话剧《大宋御史·赵抃》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全年高标准完成123项民生实事项目,财政一般公共预算中民生支出占比达到73.4%。
当前,青白江区着力抢抓“四区一枢纽”战略叠加机遇,科学确立了“港口立城、产业兴城、品质优城”发展战略,正紧密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优势,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起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深入优化重塑城市空间布局,全力打造“一港三城六个特色小镇”,奋力建设“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
(成都市青白江区发展和改革局供稿)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