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摘要]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对构建农村产业现代化体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共同富裕意义重大。面对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数字化人才匮乏、数字化转型成本高、数据共享机制不完善等现实问题,要通过前沿技术推广应用、乡村数字人才培养、加强政策扶持、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等路径,推动智慧农业建设,加快乡村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数字文旅和智慧物流,以加快构建一体多元的乡村产业体系。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新型生产力形态,为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开辟了新的方向与路径。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加快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在农业生产领域,通过广泛运用数字化技术和管理实现精准生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乡村经济质效。同时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催生新业态,如农村电商、智慧农业、乡村旅游等,从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增强产业竞争力。而且,通过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还能打破城乡壁垒,促进人才、技术等要素流动,实现城乡资源互补,城市资源助力乡村发展,乡村特色产品丰富城市供给,从而缩小城乡差距,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新质生产力在乡村产业
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
新质生产力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新型生产力形态,它突破了传统生产力的时空限制,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智能互联和高效配置。在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中,新质生产力发挥着关键作用。
提升乡村产业的生产效率。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精细化和智能化变革。借助各类传感器和监测设备,能够对农业生产环境进行全方位、实时的精准监测,获取土壤湿度、养分含量、气象变化等详细数据。基于这些数据,利用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灌溉、施肥、通风等生产环节的自动化精准调控,从而极大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人力成本。
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数字技术的深度渗透促使乡村产业不断衍生出新业态和新模式。农村电商的兴起打破了农产品销售的地域限制,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智慧农业则通过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推动农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搭建城乡要素流动便捷桥梁。数字平台的出现打破了城乡之间的地理空间限制和信息壁垒,使城乡之间的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城市拥有人才和先进的技术资源优势,通过数字平台可以将这些优势资源输送到乡村,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服务。同时,乡村的优质农产品和特色乡村旅游资源,也能通过电商平台和网络营销等方式推向城市市场,吸引城市的资金投向乡村,从而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势互补和优化配置,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及挑战
当前,我国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已取得初步成效,在多个领域展现出积极发展态势。在农业生产领域,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入精准农业、智能农机等细分板块。诸多规模化农场借助物联网构建起完备的农田监测体系,土壤湿度、温度、养分含量等关键数据得以实时精准采集,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农事操作提供科学精准的决策依据,从而显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农村电商领域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创新模式蓬勃兴起,极大地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社交电商通过社群运营、口碑传播等方式,精准触达目标客户群体,培育了稳定的消费市场,为农产品打开了新的销路,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乡村经济发展效益。
在乡村治理方面,“互联网+政务服务”稳步向基层延伸。线上政务服务平台整合了各类政务事项办理流程,极大地节省了时间与精力,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效率与透明度,促进了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但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仍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一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转型的关键因素。部分偏远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依旧存在网络覆盖不全、信号不稳定以及带宽不足等问题。这不仅致使智能农业设备数据传输延迟或中断,严重影响设备运行效率,还阻碍了农村电商直播等实时性较强业务的开展,限制了数字技术在乡村产业中的广泛应用与推广。
二是数字化人才匮乏是转型路上的重要阻碍。乡村地区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生活配套设施等因素,难以吸引并留住高素质数字人才。乡村企业普遍缺乏专业的IT技术人员、数据分析师以及数字化运营人才,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从方案规划、系统搭建到后期维护运营均面临技术难题,导致数字化改造推进缓慢,无法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
三是数字化转型成本高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对于中小型农业经营主体而言,引入数字技术意味着要购置智能农业设备、软件系统,以及进行网络升级等,前期资金投入巨大。而农户和中小农业企业经济实力薄弱,难以承担这些费用。
四是数据共享机制不完善和数字技能普及不足也制约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不同区域、不同部门、不同企业之间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与共享平台,数据格式不兼容、接口不一致,使得数据难以互通共享,无法形成数据合力,严重影响数据的综合利用价值。同时,广大农民和乡村企业员工数字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对数字技术的认知与应用能力有限,无法熟练运用数字工具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难以适应数字化转型的要求。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
数字化转型的路径
技术创新驱动是核心。应加强农业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乡村产业中的应用,推动生产、经营、管理全流程的数字化改造。
人才培养与引进是关键。要建立健全乡村数字人才培养体系,同时通过柔性引才等方式吸引城市数字人才下乡,为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智力支持。例如,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奖学金、提供住房补贴等措施,吸引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就业创业。此外,还可以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针对乡村企业的数字化培训,提升现有员工的数字技能。
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是保障。政府应出台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如设立专项资金、提供税收优惠等,降低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本。例如,可以设立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基金,为中小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低息贷款,支持其进行数字化改造。要创新数据产权、交易等制度,促进数据要素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价值释放。
完善配套设施是基础。要加快农村5G网络、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硬件支撑。例如,可以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建设效率和运营水平。还应加强农村电网、交通等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为数字技术的应用创造良好条件。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
数字化转型的策略
农业领域转型策略。在农业生产方面,以智慧农业建设为核心,全方位提升农业生产的智能化与精准化水平。加大对农业智能装备研发的投入,推动智能传感器、无人机、自动化灌溉设备以及智能温室大棚等的广泛应用。智能传感器能实时采集土壤湿度、温度、养分含量、光照强度等关键数据,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依据;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和多光谱传感器,可对大面积农田进行快速巡查,及时发现病虫害、作物生长异常等问题。通过建立智能化的农业生产管理系统,依据传感器和无人机采集的数据,实现对灌溉、施肥、通风等环节的精准调控,确保农作物生长环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提升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挖掘农产品的特色和优势,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利用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新兴营销模式,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和农民收入。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农产品溯源系统,对农产品从种植、采摘、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信息进行加密存储和记录,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任,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制造业领域转型策略。制造业领域的关键在于推动传统乡村中小企业的智能化改造。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生产设备的互联互通,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生产进度等信息,运用智能调度系统合理安排生产任务,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引导企业部署工业机器人、智能生产线等先进设备,提升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减少人工干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注重产业链的数字化整合,搭建供应链管理平台,将原材料供应商、生产企业、物流企业等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紧密联结起来。通过平台实现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物流配送等环节的数字化管理,实时共享信息,提高产业链的协同效率。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供应链中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预测原材料需求、优化库存管理、合理规划物流路线,降低供应链的运营成本,增强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建立联合研发机制,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开发新产品,拓展市场空间。
服务业领域转型策略。服务业领域聚焦数字文旅和智慧物流的发展。在数字文旅方面,深度挖掘乡村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特色资源,结合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沉浸式乡村文旅体验项目。加强乡村文旅的数字化营销,利用社交媒体、在线旅游平台等渠道,进行精准的宣传推广,吸引更多城市游客前往乡村旅游。
在智慧物流方面,加大对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在县城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在乡镇设立物流服务站,在村庄建设物流网点,形成覆盖广泛的农村物流网络。推广智能仓储技术,运用自动化货架、智能分拣设备等提高仓储空间利用率和货物分拣效率。积极探索无人配送技术在农村的应用,利用无人机、无人车等设备解决偏远山区和交通不便地区的快递配送难题,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同时,要积极发展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数字化服务,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搭建在线教育平台,整合优质教育资源,邀请城市优秀教师录制课程,为乡村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建立远程医疗服务体系,联结乡村医疗机构与城市大型医院,利用远程诊断设备、视频通信技术等,让乡村居民能够便捷地获得城市专家的医疗诊断和治疗建议,提高乡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