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5年第7期

【专家智库】灵台县中医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策略

发布:2025/07/05 22:19  作者:边拴寿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5年7月  阅读量:

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医康养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入21世纪后,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对中医康养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中医药在养生、康复和文化传承中的独特作用愈发凸显,中医康养产业在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地位日益重要。

甘肃省灵台县作为中医针灸鼻祖皇甫谧的故里,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中医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尤其是皇甫谧文化品牌的开发利用,不仅为灵台县中医康养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中医康养产业作为平凉市九大重点产业链和灵台县六条重点产业链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大力推动中医康养产业与农文旅融合发展。近年来,灵台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推进中医康养产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充分挖掘利用县域资源禀赋,做了大量夯根基、利长远的工作,为发展中医康养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笔者认为,今后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推动灵台县中医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擦亮针灸文化品牌

品牌不仅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驱动力。同时,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又为品牌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形成品牌与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因此,在推动中医康养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品牌对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强化宣传推介,提升品牌知名度。充分利用中医针灸鼻祖皇甫谧故里的资源优势,举办或参与大型中医康养主题展会,如国际中医康养博览会、国内中医康养文化节等,设立皇甫谧针灸文化品牌专区,展示针灸疗法、康养产品等。利用媒体平台发布皇甫谧针灸文化相关内容,提高品牌知名度。同时,加强皇甫谧文化研究,推动皇甫谧元素融入城市建设、文旅活动,在城市主要街道、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设置皇甫谧针灸文化宣传栏或雕塑,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全方位展示皇甫谧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现代价值。

深度开发文化资源,推动品牌价值转化。充分挖掘皇甫谧文化资源的价值,围绕“皇甫谧”这一品牌,进行食品、医疗、养生等一系列产业开发,推动皇甫谧中医针灸文化品牌由保护传承向开发利用转变。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医康养产品。推出皇甫谧针灸系列康养产品,如针灸器具、康养食品等,满足市场需求。开发皇甫谧针灸主题旅游线路,将针灸疗法与旅游相结合,提升旅游品质。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皇甫谧针灸文化的研究和挖掘,推出新的学术成果和诊疗方法。

注重产业效益,推动产学研结合。通过品牌赋能,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形成以皇甫谧文化为核心的中医康养产业链。例如,开发以皇甫谧命名的中药材、康养食品、医疗器械等产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康养品牌。建立皇甫谧针灸文化品牌评估体系,定期评估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皇甫谧针灸文化品牌产品,拓展国际市场。尽快编排商周历史文化典故和皇甫谧针灸文化剧目,在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等重点景区开展常态化展演,提高景点景区吸引力。鼓励公共文化场馆在县内各A级景区和游客聚集区设立分馆,举办文化艺术展、音乐节、演唱会、体育赛事等,开展经典诵读阅读分享、手工艺作坊等沉浸式体验新产品,丰富景区内容。

做实针灸产业园区

产业园区作为一种集中化、专业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对区域经济和产业升级具有深远影响。它通过提供基础设施、政策支持、资源共享和创新环境,能够为皇甫谧中医针灸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优化工作机制,形成发展合力。深入推进皇甫谧针灸养生产业园管委会机构和资源的优化整合,进一步厘清产业园管委会、卫健局、文旅局及相关乡镇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园区内企业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融资支持等一站式服务。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乡镇的沟通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建立定期调度和考核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建设皇甫谧针灸养生馆,打造产业集聚平台。抢抓中央新增投资、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机遇,加强项目申报储备,建设皇甫谧针灸养生馆。通过招商引资、龙头企业培育、基础项目建设、产业链延伸和新产品研发,壮大园区规模,推动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同时,规划标准化的中药材示范种植区,带动建设中药材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基地,推动中医康养服务与中药材种植深度融合。

加大扶持投入力度,增强产业发展动力。灵台县中医康养产业起步较晚,面临的发展困难较多,需持续加大扶持投入力度。特别是财政下达的衔接补助资金安排使用时,应适当加大发展中医康养产业资金的占比,确保产业发展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增强产业发展动力。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中医康养产业建设,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培育壮大产业主体

壮大产业主体是增强产业发展活力的关键。产业主体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其规模、实力和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产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壮大产业主体不仅能够提升产业的整体水平,还能为区域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加强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建设,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持续加强皇甫谧中医医院建设,优化科室设置,突出中医特色,精心打造多个中医药医疗和康养科室,促进医院转型升级,成为全县中医康养产业发展的龙头和窗口。同时,加强对乡镇卫生院中医馆的业务指导,配足配齐设施设备,提升基层中医馆的服务能力。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打造多个具有影响力的中医药医疗和康养科室,提升医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规范提升民营中医康养机构,激发市场活力。探索成立皇甫谧中医康养产业协会,制定科学的行业标准,加强对现有美容养生、足浴按摩、针灸理疗等民营机构的日常监管和技术指导,充分发挥民营机构对中医康养市场的调节作用,推动民营机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招引培育康养链上企业,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利用现有商标品牌与市场上的知名企业洽谈合作,广泛引入社会资本,采取投资建厂、入股经营、订单合作等方式,培育一批中药材精深加工企业、康养器械生产企业、康养产品研发企业,全面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品牌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

用足用活用好专业人才

专业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尤其是在中医康养产业这样技术密集型和服务导向型的领域,人才的作用尤为关键。用足、用活、用好专业人才,不仅能够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还能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

积极招引专业人才,优化人才结构。落实公立医疗机构专业人才培育、引进的自主权,根据发展方向和岗位需求引进培育专业人才,用足用活国家人才政策,确保人才有成长平台、有发展空间、有社会贡献。同时,探索与外省市康养医疗机构联合建立专业人才团队,实现专业人才的异地共用。

灵活使用现有人才,激发人才活力。鼓励公立医疗机构中医药专业人才在岗创业,允许利用专业特长与社会力量合作或自主建办中医康养机构、康养器械加工企业及种植中药材、研发康养产品等,制定出台相关优惠支持政策,营造良好宽松的创业就业环境。同时,畅通县乡公立医疗机构人才交流渠道,促进县域医共体内专业人才的合理流动。

深入开展人才培训,提升服务能力。有计划、分期次对县级两院中医药医护人员、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和民营康养机构从业人员开展中医康养知识及适宜技术培训,提升中医康养服务水平和针灸、拔罐、推拿、按摩等中医适宜技术应用能力,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促进关联产业融合

中医康养产业具有天然的跨界融合属性,能够与文化旅游、养老、农业、食品等多个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促进关联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可以拓展中医康养产业的发展空间,还能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与文化产业融合,提升品牌内涵。加大皇甫谧针灸文化研究投入,深度挖掘皇甫谧医、文、史、哲文化贡献,积极研究皇甫谧针灸疗法的精髓,总结研发新的中医针灸学术成果,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献及诊疗方法、技术。同时,组织编撰、排演中医针灸养生文化宣传册、舞台剧、短视频等,用好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宣传展示推介,营造人人会讲皇甫谧故事、懂中医针灸常识的社会氛围。同时,围绕皇甫谧文化,开发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如针灸器具、文化纪念品、中医药书籍等,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继续做好灵台蓝染、堆贴画、手工编织品、剪纸等文创产品生产,积极探索开发针灸、拔罐、推拿等沉浸式康养产品,努力壮大产业规模和效益。

与旅游产业融合,催生康养旅游新业态。依托百里林场、珍珠山林场、苗家岭林场等自然生态资源和邵寨干槐树、中台镇康家沟等乡村旅游示范村,将中医康养服务融入其中,开发休闲、度假、观光、餐饮、娱乐及中医理疗项目,打造集观光、休闲、康养为一体的旅游新业态。例如,设计“皇甫谧文化之旅”“中医康养体验之旅”等线路,将针灸疗法、中药浴、推拿按摩等康养服务融入旅游活动中。可以在百里林场、珍珠山林场等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康养度假村,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加大对闲置民宅等资源的安全改造和整合利用,探索“住宿+非遗”“住宿+康养”“住宿+微演艺”等融合模式,构建具有灵台文化独特韵味的旅居服务体系。

与养老产业融合,打造医养结合新模式。积极利用灵台县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好的自然优势,推动中医康养与老年人照料相结合,引导社会力量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中医康养老年人护理中心”,把老年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健康养生结合起来,打造集医疗、护理、养老、康复、政府托养为一体的医养结合特色品牌。

与饮食产业融合,开发康养饮食产品。以乡村旅游、红牛小镇、针灸小镇等建设为契机,鼓励支持餐饮行业积极开发中医美食药膳、零食饮品等康养饮食产品,推动中医康养与饮食文化的深度融合,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灵台县文旅康养产业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相信通过充分挖掘皇甫谧中医针灸文化和古商周历史文化资源禀赋,持续推动中医康养产业与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灵台县中医康养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边拴寿  中共灵台县委党校副教授)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