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5年第10期

【调查研究】基于经济可持续性的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发布:2025/09/29 17:09  作者:杨涵媚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5年10月  阅读量:

[摘要]  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康养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正快速发展并广受青睐。康养旅游把健康养生理念与旅游活动紧密结合,有效助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在经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要通过资源整合、产品创新、人才培养、营销宣传等有效举措,不断完善产业链,突出差异化竞争优势,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市场认知度,推动康养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康养旅游;可持续发展;差异化竞争

[作者单位]  中共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委党校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健康日益成为关注的重点。顺势而生的康养旅游突破传统旅游模式,将健康养生元素深度嵌入旅游体验之中,既满足了大众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也为旅游产业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立足新发展阶段,推进康养旅游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重要意义

保障产业长期稳定发展。经济可持续性是康养旅游产业实现长期稳定运营的根本保障,促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合理规划和利用各类资源,避免过度开发与资源浪费。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产业能够持续进行创新和升级,灵活适应市场的动态变化,有效抵御外部风险的冲击,始终保持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产业的长久繁荣与稳定发展。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重视经济可持续性,有助于引导康养旅游产业在资源配置方面更加科学合理。在项目开发与运营实践中,充分考虑资源的稀缺性与有限性,将资源优先投入具有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的领域,切实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资源的闲置与低效配置,使资源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有力推动产业高效发展。

面临问题

资源整合不足。当下,各地在推动康养旅游产业发展中,医疗机构、旅游景区、养老设施等各类康养资源利用呈现出布局分散、各自为政的现象,缺乏有效的整合手段和协同作业机制,使得产业的链条难以完整构建,存在诸多衔接不畅之处,无法为消费者提供连贯且全面的一站式康养旅游服务。因产业链的不完善,康养旅游产业规模效应难以形成,导致经济效益提升遇到瓶颈,严重制约了产业整体的发展速度与规模扩张。

产品同质化严重。康养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众多项目在设计理念和服务内容上缺乏创新思维,彼此间极为相似,难以展现独特的竞争优势。消费者在挑选康养旅游产品时,常因产品间的高度相似性而难以决策,这种同质化降低了消费者的体验感,还容易引发行业内的恶性竞争。从长远来看,对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极为不利,大大削弱了产业在市场中的吸引力与发展活力。

发展策略

加强资源整合,完善产业链。康养旅游产业当前面临资源分散的挑战,整合资源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突破口,而构建产业联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要通过联合医疗、旅游、养老、体育等多领域主体,形成紧密协作的产业共同体。在这个联盟中,成员企业能各自发挥资源优势,实现协同共进。医疗企业可凭借专业的医疗团队和设备,为游客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依据游客健康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旅游企业凭借丰富的旅游运作经验,规划合理且富有吸引力的旅游线路,并承担游客的接待与行程安排工作;养老机构提供舒适、安全且具备康养功能的居住环境,满足游客在康养期间的居住需求;体育企业组织各类适宜不同年龄段和健康状况人群的健身活动,如瑜伽课程、有氧运动训练等。通过各方紧密配合,形成强大的合力,显著提升整个产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打造康养旅游综合体同样是完善产业链的核心举措。可将康养服务设施、旅游景点、住宿餐饮、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等功能进行有机融合,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康养旅游体验。以森林康养旅游综合体为例,可规划建设森林步道,让游客在清新的森林环境中进行有氧运动,感受大自然的疗愈力量;设立森林疗养中心,开展森林浴、芳香疗法等特色康养项目;配套建设林间度假小屋,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打造森林主题餐厅,提供富含营养的健康美食;设置户外拓展区域,组织射箭、徒步探险等休闲娱乐活动。从而以全方位的功能,满足消费者在康养旅游过程中的多元化需求。

跨区域合作是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各地区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不同,要通过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平原地区可与山区合作,推出集田园风光体验与山林徒步健身为一体的康养旅游线路;沿海地区可与温泉资源丰富的内陆地区联合,打造海滨度假与温泉疗养相结合的康养旅游产品。跨区域合作模式能够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康养旅游品牌,吸引更广泛区域的游客,从而不断拓展市场空间。

推动产品创新,提升差异化竞争优势。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并将其巧妙融入康养旅游产品设计,是打造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产品的重要路径。在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地区,可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开发特色康养旅游产品。例如,在具有传统中医药文化底蕴的地区,开发以中医养生为核心的康养旅游产品。游客可以参观中医博物馆,了解中医药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参与中药炮制体验活动,亲手制作一些简单的中药制品;聆听中医专家的养生讲座,学习中医养生知识;享受专业的中医理疗服务,如针灸、推拿、艾灸等,让游客深入体验中医养生文化的魅力,打造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康养旅游品牌。

同时,要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创新产品形式,为康养旅游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开发智慧康养旅游产品。搭建在线健康管理平台,消费者可以随时与平台上的专业医生、营养师、健康顾问进行交流,获取个性化的健康咨询和建议;提供智能健康监测设备租赁服务,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测自己的心率、血压、睡眠质量等健康指标,并将数据同步到平台,以便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和指导;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兴趣爱好和旅游偏好,为其精准推荐个性化的康养旅游线路和产品,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服务的精准度。

在此基础上,要关注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开展定制化康养旅游服务。根据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兴趣爱好、时间安排等因素,量身定制康养旅游方案。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消费者,安排专业的医疗团队随行,携带必要的医疗设备,在旅游过程中实时监测其健康状况,并提供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服务;对热爱户外运动的消费者,设计包含登山、骑行、滑雪等项目的康养旅游线路,并配备专业的户外运动教练进行指导;对时间有限的消费者,设计紧凑而高效的短程康养旅游方案,满足其在有限时间内获得优质康养旅游体验的需求。

打造专业人才队伍,提升服务质量。高等院校特别是地方职业院校在康养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应高度重视康养旅游相关专业建设,优化课程设置,着力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如开设康养旅游管理、中医养生旅游、运动康复旅游等专业课程,培养既具备扎实的旅游管理知识,又掌握丰富健康养生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课程内容涵盖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规划与开发等旅游专业核心知识,包括健康管理基础、中医基础理论、运动康复技术、营养学等健康养生领域的关键知识。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有机会参与康养旅游项目实习,积累实践经验,为产业发展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康养旅游企业内部培训是提升员工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应定期组织员工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对于旅游服务人员,要开展急救知识培训,使其在面对游客突发身体不适等紧急情况时,迅速、有效地提供帮助;针对康养服务人员,要注重中医理疗的手法技能、健身教练的运动指导能力考核,以确保服务质量达到专业标准。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良好的晋升机会、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以吸引优秀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人才支撑。

同时,要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交流合作,引进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技术。学习借鉴国外成熟的康养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我国实际和产业发展需求,对国外先进经验进行本土化创新应用,提升我国康养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

拓展市场渠道,提高市场认知度。制定精准的市场推广策略,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和消费群体开展宣传推广活动。针对老年市场,可与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机构合作,举办健康养生讲座,邀请专家讲解康养旅游的好处和相关知识,并发放精心制作的宣传资料,详细介绍康养旅游产品的特色、服务内容、价格等信息,吸引老年消费者的关注。针对年轻消费者市场,要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进行宣传。通过制作生动有趣、富有创意的短视频,展示康养旅游项目的独特魅力和精彩瞬间。如美丽的自然风光、特色的康养活动、舒适的住宿环境等,借助社交媒体的传播优势,吸引年轻消费者参与。

要加强品牌建设,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广泛影响力的康养旅游品牌,以优质的康养服务、独特的旅游体验和良好的口碑,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塑造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加强品牌营销,利用品牌效应吸引更多消费者,举办品牌推广活动,邀请知名健康专家、旅游达人体验并宣传康养旅游产品,借助他们的影响力,提高品牌曝光度和传播力。

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国际旅游机构合作,开展国际旅游交流活动,如参加国际康养旅游论坛、举办国际康养旅游文化节等,向国际市场展示我国丰富的康养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魅力。积极参加国际旅游展会,精心设计特色展位,展示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养旅游产品和服务,吸引国际游客的关注。同时与国外旅行社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出跨境康养旅游线路,如“丝绸之路康养之旅”“江南水乡康养度假游”等,拓宽国际客源市场,提升我国康养旅游产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康养旅游产业作为旅游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业态,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方式,着力提升服务品质、产业质效,推动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壮大,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关注官网微信